特稿
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数学高考 吴德文;白金祥1-2
前瞻课改动态 洞察高考方向 战青3-4
语文高考改革与应对策略 李佳坤;张玉新4-6
新课程下高考中函数概念的易错点剖析 孙明侠7-10
分析高考试题,搞好复习教学——高考化学试题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杨光辉10-14
“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育的“新应对” 张岩14-15
例谈高考地理试题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张连彬16-18
新时期高考化学复习的几点建议 张东明18-19
透视高考试题浅谈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李迅20-22
高考改革背景下生物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武祎23-24
化学工艺流程题特点及解法分析 胡成旭24-25
素质教育
试论教研工作的内涵及其省本功能定位 张岩26-28
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与科学发展路径选择 周艳华;李林青29-3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探析 董怀宏32-34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中的功能及实现路径 于淼35-37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本科生多元化学业评价研究与实践 黄帅;马艳霞38-40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模式的构建 吕娜41-43
论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 袁勇睢44-46
人文教育之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 刘馨悦;张晓丽;刘波;郑寿焕47-49
新理工科女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探究 谢莉莉50-52
教师教育与培训
结合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探索骨干教师成长高原区的突破 李春光53-55
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思考 裴娜56-58
学科教育
大学生课堂口语表达的句法特点分析——基于虚拟口语社区的干预练习研究 湛冰;王斌;王幼明59-61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使用的有效性课堂观察 沙原;徐颖62-65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问题与对策 张金宏66-68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朱海燕69-71
微课堂,大世界——微课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谢拓72-74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研究 黄越颖75-78
概念隐喻对英语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探析 崔向平79-81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策略 孙学华82-84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辨析 朱福胜85-88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王晓玲89-91
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纪红艳92-95
PBL教学法与“中特”研究课的融合 李云智96-98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新课程改革为例 张艳梅99-101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武秀芹;温碧华102-104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徒制工作室”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包学敏;常文硕;黄力力105-107
小学语文低年级综合性学习活动初探 杨冬竹108-1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Sandwich教学法探析 左伟尘111-113
论高校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 王伟林114-116
教育理论与管理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与展望 张冬梅;郑红飞117-120
“双元主体、现代学徒制”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以阿勒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为例 刘冰;王松林;田文波121-124
独立学院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郑月锋;吕英杰;宋立新125-127
网络工程专业课堂生命力建设与考试改革实证研究 焦素云;孙卫佳;李勇;常欣;魏宁128-130
外籍民航专业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 张帆131-133
构建教代会与工会法治体系建设研究 邹本存;李恒134-136
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吴燕民;蒋艳137-139
全面推进资格鉴定工作 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以纺织行业特有工种为例 毕蕊140-142
高职院校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探析 罗洋波143-145
温州大学生体育健康消费行为分析——来自温州大学城学生的数据 何迎花146-148
我国农村教育中辍学问题之初探 王丹;王俊;郭泉秀149-151
哲学与社会科学
民国时期苏南语言学家对中国现代白话文政策的影响 赵贤德152-155
罗根泽诸子辨伪成就 孙新梅156-158
文艺的德性:打击道德虚假——从朱光潜“文艺与道德”的角度 李文静;王全权159-161
论凌叔华小说中的“诗骚”传统及其审美转化 赵晓迪162-164
论数字翻译的难点及对策 徐铭悦;周晓凤165-167
形式对等视角下英诗汉译的发展研究 丁玉金;王健芳168-170
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索历程研究 王玉宝;郝爱红171-173
提升路政执法人员职业能力的策略探索 林梵174-177
不方便法院原则与相邻法律问题探究 李佳佳178-180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应用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赵凌宇181-183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赵汗青184-186
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 2+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