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1-1580
国内刊号:22-1296/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3749 人次
 
    本刊论文
基于自主学习理念下的教学处理艺术

  【摘 要】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而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加强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现代课堂改革的核心任务。纵观现在的数学课堂,“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应试教育现象依然顽固地占领着我们的课堂,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不能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本文将在前人对自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切身的体会。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互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标(2011版)》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育理论表明,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意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习者培养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培养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在学习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从而,自主学习并不是自由学习,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的限制,需要借助教师的引领、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互动学习。

  一、优化环节设计,让学生能学乐学

  1.精妙激趣,让求知成为渴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

  导入引趣,一是要“精”,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如笔者给初一学生上第一堂课,以神奇的“数学幻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数学世界充满了神奇色彩,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励他们带着迫切的心情去主动学习和思考。

  二是要“妙”,既要激发兴趣,又要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学习。如:在“勾股定理”“七巧板”教学中,笔者用史料故事引入,让学生在感悟数学丰富的内涵美的同时给学生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2.互动探索,让思维碰撞火花

  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特别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动脑的机会;为学生留有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思维沿着奇→疑→思→明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课本、学案等学习材料,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

  如:《有理数乘方》一课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设置了三组问题:(1)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你能算吗?由此你能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含义吗?(2)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并指出它的底数和指数:①(-1.3)·(-1.3)·(-1.3)·(-1.3) ;②1-5×1-5×1-5×1-5;③10×10×10;④(-3)(-3)(-3)·(-3)。(3)计算并观察:①102、103、104②(-10)2、(-10)3 、(-10)4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教师只起“导”的作用,学生经过自己分析研究,就能发现有理数乘方的法则。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地培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分组竞赛,在竞争中升华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分出适当的小组,对若干问题现在组内交流、启发;再进行全班交流。对交流的结果采用积分制的方式分组评价,形式上可以是口头抢答、书面笔答、黑板板演。以集体荣誉这一机制促成了“兵教兵”的产生,使学生在课堂内自觉地实行脑力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例如:如何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完全相等的四部分。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争先恐后上黑板画出来,其中少不了学生的一番陈述、辩论和归纳,当然,最终大家对一般性规律也有理解深刻了。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内容还得采用讲授的形式,如有些图形性质、定理等,适合用小组合作、竞赛反馈模式的是那些较具智力挑战意义的内容,如一题多解、变式题。知识环节较清晰的课型也适合这种模式。

  4.适时点拨,排除知识障碍

  “一石激起千层浪”,良好的点拨,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点拨这一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精巧点拨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并适时地点拨:①“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②“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经过上述两次点拨,提出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笔者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启发了证明方法,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二、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善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都充分发挥作用,使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优化,学而有法,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

  1.注意观察,培养信息收集能力

  观察是获取感性认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来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发展打下基础。平时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有计划、多角度地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总结,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如教《从不同方向看》时,把许多几何体以不同的方式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多次观察,加深了学生对三视图的认识。再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来,使学生把观察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数学学习必须重视数学观察力的培养。

  2.操作参与,在体验中发展思维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学具,在操作参与的过程中找出数学规律。最终形成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度。

  例如,《简单的平移作图2》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通过操作,学生不仅了解了图形平移的规律,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适时演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技能、能力存在着如下的转化关系:知识→技能→能力。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化为技巧,必须充分发挥练习这个环节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学生“会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能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综合性较强或一题多解的练习,引导学生全方位、深层次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诱发求异创造,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如图,有一块矩形钢板,请你用一条直线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你能想到几种方法?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通过巡视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挑选3位学生展示方法、原理。然后由全班同学汇总,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通过这样的讨论、分析、归纳,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落实习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方法的应用,能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学生终身受益。形成暂差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我要求学生应养成以下基本的学习习惯:①课前预习:重点放在概念、公式、结论和规律上,并复习与新课有关联的相关内容,初步解决课后练习;②做好课堂笔记: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同时,将重点划在书上或写在书上,或将老师讲解中的不同之处、新思路、新方法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知识积累;③上课主动展示:在教师指导下做观察仔细到位,思维积极主动,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做到手、脑、眼并用;④及时复习反思:复习时把主要知识点按解决方法加以归纳,整理,善于总结解决各种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向,找出同类问题的规律;⑤独立作业:作业时独立思考,坚持理解消化,防止快而草率。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